疾病暴发新闻

猴痘 - 全球

2022年6月27日

疫情描述

本疾病暴发新闻涉及多国猴痘疫情,是对以前发布版本的更新,提供了流行病学状况的最新情况,关于使用治疗方法的进一步信息,以及《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6月23日举行的关于多国猴痘疫情的会议结果。

疫情一览

自2022年1月1日以来并截至6月22日,世卫组织五个区域的50个国家/领地向世卫组织报告了341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例死亡。

自上一次6月17日疾病暴发新闻发布以来,报告了1310例新病例,8个新的国家报告了病例。

疫情描述

大多数实验室确诊病例(2933/3413;86%)由世卫组织欧洲区域报告。报告病例的其它区域包括:非洲区域(73/3413,2%)、美洲区域(381/3413,11%)、东地中海区域(15/3413,<1%)和西太平洋区域(11/3413,<1%)。 尼日利亚于2022年第二季度报告了一例死亡。

随着每天获得更多信息并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IHR 2005)核实数据,预计病例计数将发生变化(表1)。

1. 2022年1月1日至6月22日欧洲中部夏令时17:00,向世卫组织报告或由世卫组织从官方公开来源发现的猴痘确诊病例的地理分布情况(n=3413)

1.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22日欧洲中部夏令时17:00,按世卫组织区域和国家分列的猴痘确诊病例

公共卫生应对

总体反应

世卫组织继续密切监测疫情,并支持与会员国和合作伙伴进行国际协调和信息共享。会员国已启动临床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以协调全面的病例发现、接触者追踪、实验室调查、隔离、临床管理以及实施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目前正在对当前疫情中发现的猴痘病毒的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如有)进行基因组测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的初步数据表明,检测到的猴痘病毒基因属于西非分支。

疫苗

世卫组织大力鼓励会员国考虑当前猴痘多国暴发的背景,并召集其国家免疫技术咨询小组,审查证据并制定与国家情况相关的疫苗使用政策建议。所有关于天花或猴痘疫苗免疫接种的决定(事先预防或暴露后)都应在个案基础上根据卫生保健提供者和潜在疫苗接种者对风险和效益的联合评估,共同做出临床决定。鼓励使用猴痘疫苗的会员国在合作开展临床研究的框架内这样做,使用临床和结果数据的标准化设计方法和数据收集工具,以迅速增加证据生成,特别是在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

治疗

Tecorivimat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基于动物模型和人类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数据,最近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的监管批准,用于治疗正痘病毒相关感染,包括猴痘。因此,预计很快就能提供关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可靠和可解释的结果。

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的结果

《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于2022年6月23日举行了关于多国猴痘疫情的会议,以便就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世卫组织总干事提出建议。委员会建议世卫组织总干事,本次疫情在现阶段不应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委员会承认该事件的紧急性质,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需要大力进行应对。他们建议,应密切监测该事件,并在数周后获得有关当前未知因素(例如,潜伏期、性传播的作用等)的其它信息时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致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他们的建议。

委员会建议世卫组织总干事,会员国应相互合作,并与世卫组织合作,通过双边、区域或多边渠道提供所需的援助,并应遵循世卫组织提供的指导(见文末的文件清单)。

总干事接受了委员会的建议,并在一份声明中补充说,这种情况需要集体关注和协调行动以阻止进一步的传播,采用包括监测、接触者追踪、隔离和患者护理在内的公共卫生措施,并确保疫苗和治疗等卫生工具可供高危人群使用和公平分享。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考虑到这是首次在世卫组织五个区域同时报告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全球级的总体风险评估为中等。在区域一级,欧洲区域的风险被认为很高,因为欧洲区域报告了涉及若干新受影响国家地域广泛的疫情,而且病例的临床表现不太典型。在世卫组织其它区域,考虑到流行病学模式、输入性病例的可能风险以及发现病例和应对疫情的能力,风险被认为是中等的。在新近受影响的国家,这是首次主要(但不完全)在最近与新的或多个男性*伴侣有过性接触的男性中确认了病例。

猴痘的意外出现和病例的广泛地域传播表明,猴痘病毒的传播可能低于监测系统可检测到的水平,并且持续的人际传播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未被发现。猴痘病毒传播途径包括通过直接接触有传染性的皮肤或皮肤粘膜损伤、呼吸道飞沫(可能还有短程气溶胶)或间接接触受污染物体或材料(也称为污染物传播)进行人际传播。还记录了垂直传播(母婴传播)。虽然已知密切的身体接触可导致传播,但尚不清楚是否可通过精液/阴道液发生性传播,目前正在进行研究以了解这一点。此外,不能排除持续社区传播的可能性,而且不了解症状前或无症状感染在传染期中有多大影响,也不了解猴痘病毒在相互关联的网络中有多个性伴侣的人之间的进一步传播以及大规模集会的可能作用。

以往记录的报告相比,与本次疫情相关的猴痘病例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新发病地区的许多病例没有出现经典描述的猴痘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大,随后出现离心皮疹)。

所描述的非典型特征包括:

  • 仅显示少数甚至单处皮损
  • 在某些情况下没有皮肤损伤,但有肛门疼痛和出血
  • 生殖器或会阴/肛周区域的皮损不会进一步扩散
  • 皮损出现在不同的(异步)发展阶段
  • 在发烧、乏力和其它全身症状发作之前出现皮损(无前驱期)。

实际病例数可能被低估,部分原因是缺乏对以前仅在少数几个国家已知的感染的早期临床识别,而且许多国家对大多数卫生系统以前“未知”的疾病的强化监测机制有限。不能排除卫生保健相关感染(但在当前疫情中迄今尚未得到证实)。随着在弱势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健康影响有可能增加,因为据以前报告,儿童和年轻人的死亡率较高,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包括艾滋病毒感染未得到控制的人,尤其面临严重疾病的风险。

造成这种风险的另一个原因是,普遍缺乏实验室诊断、抗病毒药物和疫苗,而且很难确保在发生病例的所有地方为诊断、临床和转诊实验室提供充分的生物安全和生物保障。

很大一部分人口容易受到猴痘病毒的侵害,因为自1980年代以来停止了预计可以针对猴痘提供一些保护的天花疫苗接种。近年来,只有相对较少的军事、一线卫生专业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接种了天花疫苗。欧洲药品管理局授权使用针对天花的第三代疫苗MVA。加拿大卫生部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使用授权包括预防猴痘。一种抗病毒药物tecovirimat已被欧洲药品管理局、加拿大卫生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天花。该药还被批准在欧盟用于治疗猴痘。

世卫组织建议

所有国家都应警惕与皮疹患者相关的信号,皮疹按顺序发展,即在身体所有受影响部位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斑疹、丘疹、囊泡、脓疱、结痂,并可能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腰痛和肌肉疼痛。

此外,在当前疫情期间,许多人出现了非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皮疹,可能仅包括一处皮损。皮损的出现可能是异步的,可能主要或仅在生殖器周围和/或肛周分布,并伴有局部疼痛性淋巴结肿大。一些患者也可能出现性传播感染,应进行适当的检测和治疗。这些人可能会到各种社区和卫生保健机构就诊,包括但不限于初级和二级保健机构、发热门诊、性健康服务、传染病科、妇产科、急诊科、外科和皮肤科诊所。

卫生保健和社区环境中的临床管理及感染预防和控制

护理疑似或确诊猴痘患者需要通过适应当地环境的筛查方案尽早发现,及时隔离和迅速实施适当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标准和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包括为护理疑似/或确诊猴痘患者的卫生工作者提供呼吸器,并强调安全处理床单和管理环境),开展检测以进行确诊,对轻度或无并发症的猴痘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监测和治疗并发症和危及生命的病症,如皮肤损伤恶化、皮肤损伤的继发性细菌感染、眼部损伤,以及罕见的严重脱水、严重肺炎或脓毒症。对在家中隔离的不太严重的猴痘患者,需要谨慎评估在家中安全隔离和维持必要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能力,以防止把疾病传播给其他家庭和社区成员。

为了能够对干预措施进行可靠的评估,首选的方法是使用CORE方案的随机试验。除非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不这样做,否则应尽一切努力实施随机试验方案。进行安慰剂对照研究是可行的,特别是在低风险个体中。使用世卫组织猴痘全球临床平台协调地收集安全性和临床结果数据,将形成疫情背景下(包括当前事件)理想的最低限度数据集。

应维持预防措施(隔离及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直到皮损结痂,痂壳脱落,并在下面形成一层新鲜的皮肤。

实验室检测和样本管理

应当向任何符合疑似病例定义的个人提供检测。检测决定应基于临床和流行病学因素,并结合对感染可能性的评估。由于引起皮疹的病症范围很广,并且由于本次疫情中的临床表现可能常常是非典型的,因此可能很难仅根据临床表现来区分猴痘。

风险通报和社区参与

宣传猴痘相关风险,并让高危和受影响的社区、社区领袖、民间社会组织和卫生保健提供者(包括性健康诊所的卫生保健提供者)参与预防、发现和护理,对于预防进一步的继发病例和有效管理当前疫情是必不可少的。

有关接触者、疑似和确诊病例以及出现猴痘提示症状者的风险沟通的进一步信息,请参阅2022年6月17日发布的《疾病暴发新闻》

照顾猴痘感染者的任何人都应该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作为预防措施,世卫组织建议在康复后12周内的性活动(接受性和插入性口交/肛交/阴道性交)期间坚持使用避孕套,以减少目前尚不了解的潜在猴痘传播风险。

错误信息:提醒公众,有关当前疫情的谣言和错误信息继续在社交媒体和其它平台上传播,重要的是要与世卫组织或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等可靠消息来源核实事实。

“同一健康”

在以前报告过猴痘的地区,不同的野生哺乳动物已被确定为易于感染猴痘病毒。其中包括绳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等。某些物种可能有无症状的感染。其它物种,如猴子和类人猿,表现出人类典型的皮疹。到目前为止,没有记录在案的证据表明家畜或牲畜受到猴痘病毒的影响。也没有记录在案的证据表明猴痘会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然而,这仍然是一种假定的风险。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例如:

  • 猴痘感染者与家养宠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适当管理废弃物,以防止疾病从受感染的人类传播给家中(包括宠物)、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易感动物,以及传播给住房周边的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
  • 以前报告过猴痘的国家居民和前往这些国家的旅行者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啮齿动物、有袋动物、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死体或活体)等患病哺乳动物,并应避免食用或经手野味(丛林肉)。

    国际旅行和入境口岸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世卫组织不建议缔约国对入境或出境旅行者采取任何限制国际交通的措施。

  • 任何感到不适的个人,包括发烧并伴有皮疹样疾病,或被管辖区卫生主管部门视为猴痘疑似或确诊病例,应避免非必要的旅行,包括国际旅行,直到被宣布不再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 在旅行期间或返回后出现皮疹样疾病的任何个人应立即向卫生专业人员报告,提供关于所有近期旅行的信息、免疫接种史(包括他们是否接种过天花疫苗或其它疫苗,例如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带状疱疹疫苗,以支持作出诊断),并根据世卫组织猴痘监测、病例调查和接触者追踪临时指导意见提供密切接触者的信息。

公共卫生官员应与其它地点的旅行运营商和公共卫生同行合作,联系乘客和在旅行时可能与感染者有过接触的其他人。应在入境口岸提供健康促进和风险通报材料,包括关于如何识别猴痘相关体征和症状的信息;为防止疾病传播而建议的预防措施;以及在需要时如何在目的地寻求医疗护理。

世卫组织敦促所有会员国、各级卫生主管部门、临床医生、卫生和社会部门合作伙伴以及学术、研究和商业伙伴迅速做出反应,遏制猴痘的本地传播,并进而遏制猴痘在多国暴发。该病毒在以前报告过猴痘的地区以及新受影响的地区确立自己作为一种人类病原体的地位并能够有效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之前,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更多信息

世卫组织的指导和公共卫生建议

出处说明: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6月27日)。疾病暴发新闻;非流行国家的多国猴痘疫情:最新情况。可参阅https://covid.comesa.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2-DON396

* 这句话经过编辑,以澄清性伴侣的情况。

查看与此事件相关的所有疾病暴发新闻

阅读更多关于猴痘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