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向媒体提供的简讯
2015年5月5日 ¦ 日内瓦 - 全世界目前近8000万人受到由自然灾害和武装冲突引起的人道主义紧急状况影响,比如在中非共和国、南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也门和近期在尼泊尔发生的情况。世卫组织估计这些人员中有5%至10%会出现抑郁症等由突发状况造成的精神卫生疾患。
精神卫生障碍患者极少情况下可以求助在疾病评判和处理方面接受过培训的专业卫生工作者。世卫组织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联合国难民署)因此制定了一份《精神卫生差距行动规划人道主义干预指导(mhGAP-HIG)》,从而使非专业卫生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确定、评判和处理精神卫生需求。
这份新指导对精神、神经和物质滥用疾患提出了较为实用的一线管理建议。内容包括评估及处理急性应激、悲伤、中重度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癫痫和有害使用酒精和药物等疾患的模块。
人道主义紧急状况中的精神卫生问题
成年人和儿童等大多数人都会经历悲伤和急性应激障碍。但紧急状况也会引起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者延长哀伤障碍等病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原先患有精神错乱、智力残疾或者癫痫等疾病的人员会更加容易受到影响。
这些疾患的处理对卫生工作者带来了诸多挑战。近期在尼泊尔发生的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人们失去了家园,设施遭受破坏,药品供应受到限制。卫生工作者往往会面临人员不足情况且会承受着巨大压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尽可能多的病人。极少情况下会有专业机构接受转诊。这份新指导将使已有卫生响应者掌握着手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
新指导可使普通卫生工作者提供精神卫生保健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难民署希望所有人道主义合作伙伴使用这份新指导,协助降低有精神卫生需求的成年人和儿童遭受的痛苦并提高其应对人道主义紧急状况的能力。
这份新指导将用于叙利亚,该国出现的四年冲突使760多万人在国内无家可归,另有400万人在邻国寻求避难。世卫组织于2012年开始对叙利亚非专业卫生工作者进行培训。此后有500多位卫生工作者得到培训。这项新指导将有助于在叙利亚和其它紧急状况中加快并不断扩大精神卫生保健的可获得性。
《精神卫生差距行动规划》是世卫组织力求解决精神、神经和物质滥用疾患患者无法得到治疗问题的一个规划。2010年,该规划发布了《精神卫生差距行动规划干预指导》,这是一个基于证据的,且在非专业卫生机构得到广泛使用的疾患处理手册,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机构。这份新的《精神卫生差距行动规划人道主义干预指导》在原有指导的基础上做了改编,且已经在现场得到试用和验证。它专门针对从事人道主义紧急状况工作的从业人员编写。
媒体联络:
通讯交流官
Christian Lindmeier
手机:+41 79 500 65 52
电话:+41 22 791 1948
电子邮件:lindmeierch@who.int
高级通讯交流官
Karin de Gruijl
电话:+41 22 739 8438
手机:+41 79 255 9213
电子邮件:degruijl@unhc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