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疾病分类》
会员国今天达成协议,批准了《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简称为《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该修订本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国际疾病分类》是确定全球卫生趋势和统计的依据,也是报告疾病和卫生状况的国际标准。它是所有临床实践和研究工作的诊断分类标准,确定了各种疾病、障碍、损伤和其他有关健康问题的定义。
《国际疾病分类》还列明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或造成死亡和发病的外部原因,全面审视了生活中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
了解人们生病以及最终死亡的因素,是描绘疾病发展趋势和流行状况的核心所在,由此可以决定如何规划卫生服务,如何分配医疗资源,以及如何为改善治疗方法和预防工作提供资金。《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适合多种用途,例如临床记录、初级保健、患者安全、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资源分配、报销、病例组合以及死亡率和发病率统计等。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适应21世纪的需要,反映了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它可以与电子卫生应用工具和信息系统妥善结合。这一新版本完全电子化,便于记录更多细节,并且极易使用和实施。这将有助于减少失误和降低成本,特别方便用户使用,尤其是在低资源环境中。
会员国指出,《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反映了透明和合作精神。
患者安全
在世界卫生大会上,会员国承诺将患者安全作为一项优先卫生重点,并承诺采取一致行动减少医疗环境中患者遭到的伤害。
世界卫生大会还同意于每年9月17日举办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并呼吁世卫组织向各国提供技术支持,以建立国家评估、衡量和改善患者安全的能力。
卫生大会要求世卫组织与各国以及所有相关利益方协商,制订全球患者安全行动计划,以增强和确保全球患者安全。
不良事件对患者的伤害是造成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由于不安全的医疗服务,医院每年发生1.34亿例不良事件,导致260万人死亡。另据估计,在高收入国家中,在医院就医的十分之一患者受到伤害。
考虑到患者安全对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和对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极端重要性,世卫组织和联合王国政府共同发起了“全球患者安全协作机制”。这一机制的目标是确保和扩大全球患者安全行动,并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密切合作,降低可避免的患者伤害风险,提高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安全性。
急救和创伤护理
会员国商定将推动为需要及时处理的健康问题(例如损伤、心脏病、精神卫生问题、感染或妊娠并发症等)提供更好和更快的服务。
有效的急救系统是全民健康覆盖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投资于一线急救服务可以挽救生命,扩大积极影响,并降低卫生系统其他部门的费用。
会员国强调指出,及时性是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急救服务且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急救服务,即可防止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亡。
卫生大会同意采取措施加强国家急救工作,包括制定政策,促进可持续供资和有效管理,促进所有人普遍获得急救服务,并将急救工作纳入各级医疗服务和培训策略。会员国还同意采用世卫组织急诊系统评估工具,以查明差距和确定符合当地情况的行动重点。
供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会员国通过了一项新决议,要求改善世界各地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供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服务(水卫项目)。决议指出,这是防止感染蔓延、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以及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一项关键措施。决议敦促会员国重点开展水卫项目,以增强世界各地卫生保健服务的安全性。
目前,四分之一的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基本的供水服务,五分之一的医疗卫生机构缺乏环境卫生服务,受影响人口分别达20亿人和15亿人。此外,许多医疗卫生机构没有手部卫生设施,而且缺乏安全隔离和废物处理系统。据估计,全球有15%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一次或多次感染,在低收入国家中患者面临的风险最大。
决议为此要求会员国制定国家路线图,确定和实施标准,并投资于卫生系统,以支持提供可持续的水卫服务。它还要求世卫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帮助筹集资金,报告全球进展情况,在突发事件中重视提供水卫服务,协助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协调和实施水卫和感染防控服务。